一、体育人文社会学简介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始于1986 年获批的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理论招生资格,1997年获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授权点。现有29名导师,其中正高职称17人,副高职称12人。该学科团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及省部级科研多项,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多篇,获得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及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等,出版教材与专著多部。现有体育促进全民健康与社会发展创新团队、体育文化与传播创新团队、数字体育研究创新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拥有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高校体育法学研究基地、陕西省全民健身与健康研究院等多个高水平学术科研平台。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对于学术研究和学术规范有深刻理解,恪守学术道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分析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企业培养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体育文化传播、体育法律服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实干精神。
(二)具有严肃的科学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学术素养和较强的综合素质。系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方法,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把握本专业的研究前沿和国内外研究动态,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与基本技能,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掌握体育学前沿技术与先进方法,能够独立从事体育相关领域实践管理;活动策划与组织等工作。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口头交流能力。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及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处理、信息检索等的能力。
(五)拥有自我体育锻炼与健康意识,具有一定运动技能,熟悉至少 1 项目运动项目,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方向
(一)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方向:
本方向立足国家体育强国战略需求,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系统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休闲体育发展策略、全民健身服务等领域的核心理论与方法,具备政策分析、项目策划、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政府部门、体育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推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与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培养方向的选题范围包括全民健身与休闲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体育公共服务模式、体育治理现代化路径、政策评估以及其他与社会体育、休闲体育实践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方向。
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社会体育组织运作、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全民健身政策法规等领域的理论基础,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
目标2:提升全民健身服务策划、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具备解决体育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能力。
目标3:培育创新素质,发展政策研判与战略规划能力,能针对体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与社会治理创新。
(二)体育新闻与传播:体育新闻与传播方向通过跨学科视角审视体育传媒事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拥有省级“体育文化与传播创新团队”及校级“体育科学传播与社会效能研究中心”。主要开设体育新闻传播学、赛事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前沿专题等课程。体育新闻与传播方向的选题范围包括体育传播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体育传播在促进社会认知、文化建构与体育教育价值传播中的作用,体现传播视角下体育文化与社会关系及其他与体育新闻与传播相关的研究方向。
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体育新闻与传播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从事相关研究和实际工作。
目标 2:培养学生在体育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体育实践问题。
(三)体育法治理论与实践: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体育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具有体育法治思维,解决体育实践领域法制问题,能够服务相关行业实践与教学的复合型高层次体育法律人才。该团队拥有一支包括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在内的高水平导师团队,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以及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拥有陕西省(高校)体育法学重点研究基地。主要开设体育法学基础理论、体育法律制度与实践、体育法专题研究前沿等课程。体育法治理论与实践方向的选题范围包括体育法学基础理论,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与学校体育、体育产业法律制度问题,体育纠纷解决,涉外(国际)体育法问题,体育法律政策治理以及其他体育法密切相关的研究方向。
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体育法治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从事相关研究和实际工作。
目标 2:提高学生制定与分析体育法律政策的综合能力,服务体育管理部门法律政策制定与执行。
目标 3:培养学生在体育法治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体育法治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