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专业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专业简介 -> 正文

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简介

发布日期:2025-11-04

一、社会体育指导领域介绍

今年会官方网站于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该领域以社会体育指导人才需求为导向,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突出实践能力与专业创新能力,主要培养从事科学健身指导与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依托运动休闲学院,现有硕士指导教师100余人,其中教授50余人;国际级裁判员6人,国家级裁判员12人;省级师德标兵3名,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师德标兵6名。现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法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全民健身与健康研究院等3个平台。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契合“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建设,培养在社会体育领域中,掌握社会体育专业理论,熟悉社会体育中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地解决社会体育活动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社会体育专业技能或管理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教育的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熟练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胜任社会体育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技术指导的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社会体育管理与组织能力。

(三)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体育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培养方向

(一)社会体育指导:培养特色为熟练掌握社会体育指导的相关理论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学校拥有社会体育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社会体育指导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健身理论与方法、运动休闲理论与实践、运动专项实践课3门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指导培养方向的选题范围包括社会体育指导理论创新、方法改革、评价优化、交叉融合实践以及其他与社会体育指导密切相关的研究方向。

目标1:熟练掌握社会体育相关理论,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专业实践所需要的体育专业技能与方法。

目标2:具备指导大众进行科学健身的能力,能够引导不同人群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并具有体育科普宣传的意识和能力。

(二)社会体育管理:培养特色为熟练掌握社会体育管理的相关理论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学校拥有社会体育管理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社会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运动休闲理论与实践、运动专项实践课3门主要课程。社会体育管理培养方向的选题范围包括社会体育管理理论创新、组织运营、市场开发、监督保障、交叉融合实践以及其他与社会体育管理密切相关的研究方向。

目标1:熟练掌握社会体育管理相关理论,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专业实践所需要的体育专业技能与方法。

目标2:具备较强的协调组织、赛事决策及应变能力,能够统筹管理各级各类社会体育赛事中各项事务。